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学历类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减租减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组,即规定地主


减租减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组,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超过10%,下表示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大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的数据。 阶层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其他 户数抗战前3.67.228.454.05.01.8 减租后2.66.738.047.02.53.4 土地抗战前29.521.029.519.00.80.2 减租后13.517.542.522.50.65.4

请回答: (1)当地土地流向及农村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简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

(3)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此表说明,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中国共产党在()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 抗日战争

  • 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中共中央发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

  • 中国共产党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文件是()

  • 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减租减息”政策的文献是()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B.《兴国土地法》C.《中国

  •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減租 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

  •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減租 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