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公务员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根据下段材料。回答 101~105 题: 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偏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


根据下段材料。回答 101~105 题:

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偏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1991-1997年分别为10.3%、10.0%、9.5%、9.2%、8.4%、8.8%、8.3%。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仅为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的1/3至1/2。这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导致农民增收乏力贫富差距逐渐增大。据统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多年来,在东部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迟缓,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2002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共1 742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1.8%。从人均GDP看,1999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0089元、5 407元和4 217元,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贵州省的11倍。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根源于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落后.因而实质上还是一个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为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在农业税方面,中央原来决定.从2004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但实际上,到2005年底,全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个别省份降至不超过2%)。农业年人均纯收人,在2004年打破长期徘徊并增长6.8%的基础上,2005年又在粮食价格较低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增长近6%,这是1997年以来仅有的两个高增长年份。在医疗方面,继续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合作医疗保费平均每个农民30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个人分别承担10元)的基础上,中央又增加10元直接补助。在教育方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扩大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费补贴。

第 101 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99年,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大约相当于东部的50%、40%

B.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

C.多年来,我国农业年人均纯收入在6%左右徘徊

D.到2005年底,我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 101~105 题。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1998年人均药品消费80元左右(不到

  • 根据材料,回答 101~105 题: 某年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按技术领域分布单位:百万美元 出口

  •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 101~105 题: 表1 2000年以来我国贸易差额分贸易方式情况 单位:亿美元

  • 根据材料回答 101~105 题: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

  • 根据材料回答 101~105 题: 近年A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全国及邻省对比 2006年 2007

  • 根据材料回答 101~105 题: 各地区连锁餐饮企业情况 地区 门店总数 (个) 营业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