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公务员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清朝的法定死刑可分为“立决”、“监候”两类,其中“监候”类的行刑时问一般在()A.春后B.夏后C

  • 麦冬药材久置或经夏后色渐转红的现象称为A.凹肚脐B.凹窝C.五花层D.有油条E.皮刺

  • 禹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约前2070年建立夏朝 定都阳城。()

  • 汤灭夏后 以“商”作为国名 后1000~3500迁殷。( )

  • 晋人御师必于殽 殽有二陵焉 其南陵 夏后皋之墓也。御

  • 具有强迫倾向的教师经常表现出失控行为 并将压力转迁于学生 指责 讽刺 挖苦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