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医卫类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 左乳外上象限4 cm×3 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 左乳外上象限4 cm×3 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外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入院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3 cm×2 cm×2 cm;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6/22。其乳腺癌病理分期(AJCC,2002年)为A、Ⅰ期

B、Ⅱa期

C、Ⅱb期

D、Ⅲa期

E、Ⅲb期

F、Ⅲc期

其后续标准治疗应包括A、放射治疗

B、化学治疗

C、大剂量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E、内分泌治疗

F、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其术后出现同侧腋窝复发的概率约为A、5%

B、15%

C、25%

D、35%

E、45%

F、55%

关于患者锁骨上区放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提示 拟行胸壁和锁骨上区放射治疗。)A、单前野向健侧给10°~15°角以避开脊髓、气管和食管

B、采用前后对穿野,以使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

C、选择合适能量的高能X射线或电子线

D、计算深度一般为皮下3 cm

E、常规分割时,总剂量为50 Gy

F、与胸壁电子线野衔接处应有0.5~1.0 cm的间隔,以免衔接处剂量过高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肿物6个月”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约5 cm×4 cm,质硬,边界不

  • 患者女,40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年余”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约3 cm×3 cm,质硬、固定、边

  •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乳肿物4 cm×3 cm。B型超声:左乳外上象限低回声占

  • 患者女,58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周就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3cm×2.5cm×2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

  •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乳肿物, 6 cm×4 cm。B型超声:左乳外上象限低回声占位,左腋淋巴结肿大。左乳肿物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左腋淋巴结穿刺活检:可见转移性腺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首选的治疗是

  • 患者 女 26岁。左乳房发现肿块1年 无疼痛。查体:左乳外下象限可扪及2.5cm×1.5cm大小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