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远程教育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晶间腐蚀的形成机理:A、贫化理论B、阳极相理论C、吸附理论D、成相膜理论


晶间腐蚀的形成机理:

A、贫化理论

B、阳极相理论

C、吸附理论

D、成相膜理论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加热温度()℃是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危险温度区,或称敏化温度区.A.250~350B.350~450C.450~850D.850~

  • 晶间腐蚀常常会转变为沿晶应力腐蚀开裂。()

  • 下列属于局部腐蚀类型的是A、点蚀B、电偶腐蚀C、晶间腐蚀D、缝隙腐蚀

  •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 易形成晶间腐蚀的温度区间是 () 。A.250~450℃B.450~850℃C.850~1100℃

  • 加热温度()是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危险温度区”(或称“敏化温度区”)。A.150-450℃B.450-850℃C.

  • 下列腐蚀类别中 属于按照金属腐蚀的机理分类的是( )。 A.高温腐蚀 B.大气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