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大学本科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男性患者,60岁,慢性咳嗽近20年,晨间较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双下肢轻微水肿。检查见桶装胸,呼


男性患者,60岁,慢性咳嗽近20年,晨间较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双下肢轻微水肿。检查见桶装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明显下移;听诊心音遥远,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肺部有湿罗音。剑突下出现心脏搏动。X线检查见胸廓扩大,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两肺透明度增大;肺纹理增粗和紊乱;右心室肥大。呼吸功能检查,肺活量是正常值的70%(正常为≧80%),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等于50%,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动脉血气分析为PO254mmHg,PCO262mmHg。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数增高。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等是肺气肿的典型表现。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肺气肿时呼气延长是由于().

A.弹性阻力增大,

B.肺的顺应性减小,

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D.肺回缩力增大,

E.肺的顺应性增大

2.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说明有肺动脉高压。与肺动脉高压有因果关系的是().

A.白细胞总数增多,

B.桶状胸,

C.右心室肥大,

D.慢性咳嗽,

E.两肺透明度增大

3.病人动脉血气分析为PO254mmHg,PCO262mmHg,提示有呼吸衰竭,其机制不包括().

A.肺通气不足,

B.气体弥散障碍,

C.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D.气体运输障碍,

E.呼吸面积减小

4.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最常用的指标是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之比。生理学上关于FEV1和FVC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活量指的是最大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B.用力肺活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动态指标。

C.正常人第一秒钟用力肺活量(FEV1)为83%。

D.正常人在5秒钟内基本可呼出全部肺活量气体。

E.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低于60%为异常,常见于阻塞性疾病患者。

5.给该病人吸氧时,应采取持续低浓度吸氧,氧疗的目标是PO2在60-65mmHg。以下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长期保持高浓度的CO2,呼吸中枢对CO2刺激的敏感性降低,

B.缺氧已成为该病人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重要因素,

C.持续低浓度吸氧可避免突然解除缺O2刺激作用,导致呼吸抑制,

D.轻度缺氧可通过直接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E.当病人PO2在60mmHg以上时,血氧饱和度能保持在90%以上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患者,男,6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年,肺心病病史5年。近1周感冒后咳嗽,咳黄痰,心悸气短加重。下列哪

  • 男性患者 60岁 慢性咳嗽 咳痰3年 每年冬季发作 持续3~4个月 近10天再次出现咳嗽 咳痰 为

  • 男性患者 60岁 慢性咳嗽 咳痰3年 每年冬季发作 持续3~4个月 近10天再次出现咳嗽 咳痰 为

  • 患者 男性 60岁。吸烟指数>400 慢性咳嗽咳痰10余年 气促2年 间断血丝痰1月余 近1周出现

  • 患者 男性 60岁。吸烟指数>400 慢性咳嗽咳痰10余年 气促2年 间断血丝痰1月余 近1周出现

  • 患者 男性 60岁。吸烟指数>400 慢性咳嗽咳痰10余年 气促2年 间断血丝痰1月余 近1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