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精选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四、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5~110题。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


四、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5~110题。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度,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精神重视天人合一与人人相合,礼乐便是这个系统的体现。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典章制度;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美善结合,以善统美,这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尽管后来的儒家把善的内容界定为封建仁义道德,反过来又束缚了文艺的发展。这一点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写就的《摩罗诗力说》曾予以全面的批判与审理,但是强调美善一体,审美与文艺必须有特定的社会伦理内容,却是有其合理价值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社会国家来说,审美文化如果不能成为国民精神的火花与前导,而只是某种娱乐工具,就会在现实上造成失误。摒弃理性,提倡感性主义只会导向低级的官能主义,如今“过一把瘾就死”,“潇洒走一回”,这些社会话语隐喻了人们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的心态,地摊文化便是这种心态的审美幻化,严肃文艺的[a]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也就势所难免了。 传统审美文化提倡美善合一的同时,还提出“反(返)情以和其志”的思想,即提倡将情感升华到高尚的道德境遇。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十分重视用艺术的形象教育使人们确定道德规范,最后在审美与意识中获得人生的快乐。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审美文化的主要职责不在满足人们的宣泄感官的消遣娱乐作用上,而在引导人们超越自身的感性存在,上升到自由的人生境界。文艺有责任而且完全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培养良好的国民素质。当然节情以理,并不是返回封建主义产物上去。这里的“礼”和“志”,其内涵是新型的道德标准。其次,“理”还应该包含作品本身的内在逻辑。尊重作品本身的辩证法,而不是人为地扭曲作品,使作品成为某种抽象理性与道德的符号。传统审美文化价值的确立首先应该站在今天的高度去审视。这一点是基本的原则。

105.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曾予以全面批判的对象是()。

A.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B.天人合一的思想

C.把善的内容界定为封建仁义道德

D.将审美和伦理混为一谈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四、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6~110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加密技术的进步,开始出现了电

  • 四、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5~110题。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

  •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1~105题。“阳历”与“阴历”这两个词虽然大家都熟悉,但

  • 四、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6~110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加密技术的进步,开始出现了

  •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101~105 题。 “阳历”与“阴历”这两个词虽然大家都熟悉,但是仍有不少人对其理

  •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1-105题。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