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大学本科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巨人"大厦"崩溃在断裂带上巨人集团曾在国内声名赫赫,企业的平均发展速度达到300


巨人"大厦"崩溃在断裂带上巨人集团曾在国内声名赫赫,企业的平均发展速度达到300%,更有甚者说达到500%。巨人集团靠电脑软件起家,到1994年已经达到总产值近8个亿,跨电脑软件、房地产,生物工程三大产业。然而,到1997年1月时,巨人集团却爆发了全面的危机。巨人集团由极盛而到极衰,原因来自很多方面,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在投资巨人大厦上一系列非理性决策。巨人集团计划投资兴建18层的巨人大厦。在一念之间又改为38层,后来又改为54层,并不断加高,从54层到64层到70层,设计投资额也从2亿增加到12亿。巨人大厦一再加高,这中间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一系列决策的变化用史玉柱的话说"完全是头脑发热的结果"。大厦由54层加高到64层时,决策依据只是设计单位的一句话"由54层到64层对下面基础影响不大"。当决定由64层加高到70层时也未经过严密的论证,对地质条件也未曾考察。结果施工时,发现巨人大厦处在三条断裂带上,为解决断裂带积水,大厦支柱必须穿越40~50米的沙土而达到岩石层,打进岩石层30米。多投资了3000多万元。由于在此地基上面的原因,当地基打完时,所筹楼花已经用尽。巨人集团只好从生物工程方面抽取资金。由于过量抽血,使得维护生物工程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用无法到位。生物工程这个产业开始萎缩。到1996年7月以后。生物工程保健品销量急剧下降。史玉柱发动一场秋季攻势,力挽颓势,也未奏效。巨人大厦抽干了巨人产业的血,当生物工程一度停产时,巨人大厦由于断了资金供给不得不停工,一场危机就全面爆发了。巨人集团出现困难的直接原因在于巨人大厦,而巨人大厦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与总裁个人决策相关,即随意性太强。巨人集团的决策是高度集中的。公司虽设立了董事会,也是件摆设。决策由总裁办公会议做出。办公会议又是怎样的呢?如史玉柱坦言"决策会议实行民主集中制,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然后我拍板,这个总裁会议虽可以影响我的决策,但左右不了我的决策,事实上我拍板的事,就这么定了。"巨人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决策看来就像场儿戏,资金筹措缺乏周详的考虑。施工前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可行性方案。巨人集团给国内同行上了太惨烈的一课。从决策角度看,你认为巨人集团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完善决策机制?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是什么?()

  • 在 Excel 工作表中,若用户在 A1 单元格中输入=IF(&quot;优秀&quot;$amp;<amp;>amp;$quot;及格&quot;, 1,

  • 在 Windows 系统中,当用户选择&quot; config.xml&quot; 文件并执行&quot;剪切&quot;命令后,被&qu

  • 甲厂自1984年起在其生产的衬衫上使用"长城"商标;1986年 乙服装厂也开始使用"长城

  • 在领导效能考评中存在的"业绩造假"现象 反映了考评工作中的()。

  • 下列各项 应在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项目中反映的有( )。 A.“应付账款”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