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学历类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 证人 鉴定人 记录人 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 故意作


《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本条规定的罪名是什么?,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

(2)“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的含义是什么?

(3)在一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甲为了争取胜诉,花了500元请乙对本案的关键情节作虚假陈述,乙明知这是虚假的陈述仍然出庭为甲作证,致使一审法院据此判令原告甲胜诉,并造成被告经济损失5万元。后被告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查明了其中的原委,撤销了原审判决,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本案中乙的行为是否构成本条规定的罪?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

  • 《刑法》第()条规定,编造、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或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扰乱证

  • 《刑法》第347条规定: 走私 贩卖 运输 制造毒品 无论数量多少 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予以刑事处

  • 《刑法》第347条规定: 走私 贩卖 运输 制造毒品 无论数量多少 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予以刑事处

  • 根据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 刑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准确含义是指 对任何人犯罪 在()上一律平等

  • 《刑法》第14条规定“故意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 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