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学历类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一 主义初起时 大都是一种救时的具体主张 后来这


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一

主义初起时,大都是一种救时的具体主张,后来这种主张传播出去,传播的人,要图简便,便用一两个字代替这种具体的主张,所以叫他做某某主义,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

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是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

——摘自《三论问题与主义》(《胡适全集》第21卷)

我觉得“问题”与“主义”,有不能分离的关系。因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靠着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那么,我们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应该使他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作他们检验自己生活上满意不满意的尺度(即是一种工具)。那共同感觉生活上不满意的事实,才能一个一个成了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

——摘自《再论问题和主义》(《李大钊选集》)

材料三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一这就是结论。

—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三,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开封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历史上先后有7个朝代在 尤以北宋时期的东京城最为繁盛,据史籍记载和专

  • 开封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历史上先后有7个朝代在 尤以北宋时期的东京城最为繁盛,据史籍记载

  •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 (4)据材料三,概述中国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

  •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

  • 史料分析题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 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