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学历类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2010年真题)《唐律疏议·名例》:“诸断罪而无正条 其应出罪者 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 则举


(2010年真题)《唐律疏议·名例》:“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所引唐律条文体现了唐朝法律的何种适用原则?

(2)试结合引文材料具体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适用上述原则?

(3)唐律的这一规定有何意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将传统的篇目首次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是()。   A.《唐律疏议》   B

  • 《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若一罪先发.已经论决,余罪

  • (一)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 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

  • (一)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 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唐律疏议·名例律》:“诸犯罪已发及已配而

  • 对比性分析: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本条别有制 与例不同者 依本条。” 《大明律附例·名例律》

  • 对比性分析: 《唐律疏议·名例律》:“诸本条别有制 与例不同者 依本条。” 《大明律附例·名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