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职业资格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对于中止犯 没有造成损害的 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应当减轻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甲中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甲中止了抢劫行为,但已经对人使用了暴力,造成了轻微伤,甲成立犯罪中止,应认定为“造成损害”,应当减轻处罚

B.乙使用暴力绑架他人,在綁架之前实施了盗窃行为,后来放弃绑架行为的,乙成立犯罪中止,应认定为“造成损害”,应当减轻处罚

C.丙实施诈骗行为,没有造成被害人精神伤害,后来自动放弃犯罪,丙成立犯罪中止,应认定为“没有造成损害”,免除处罚

D.丁着手入户盗窃后,自动放弃离开,但造成该户家具损坏,丁成立犯罪中止,应认定为“造成损害”,应当减轻处罚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是()。 A.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B.犯罪以后自首

  • 试从刑罚的性质和目的的角度,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免除刑罚处罚的合理性进行辨析。

  •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 试从刑罚的性质和目的的角度,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免除刑罚处罚的合理性进行辨析。

  •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处罚。 A.可以免除 B.应当

  • 《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 没有造成损害的 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应当减轻处罚。”对该条款的理解 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