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公务员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材料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 加快农 业面源污染治理和


【材料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加快农 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引水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到了今 天,癌症灾害。”民间顺口溜形象地勾勒出当前农村污染的馗尬与危机。据《农民日报》报道,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 达标;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这无疑是令人黯然的现 实,不少地方出现癌症村,显然与农村环境不佳大有干系。

在此情势下,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颇有必 要。这是改变城乡环保差距,对“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点源、轻面源”环保思路的 有力矫正,也是真正让农民免遭污染侵袭,提升生活质量的必需之举。

【材料二】环保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明确指出,随着农业产业化、城乡 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和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突 出表现为部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染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2011年环保部等有关部门曾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 了以农村污水、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土壤卫生、病媒生物防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坏境卫生 监测工作,还在700个县共设立14000个监测点,组织开展了包括垃圾、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 管理状况调查,进行了土壤样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对土壤蝈虫卵和铅、镉含量进行了检 测、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农村环境形势日趋严竣,造成污染的最主要根源是部分地区农村畜禽 养殖污染严重,工业和城市污染正在向农村转移。

【材料三】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9%,化肥和 农药的消费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全国每年的化肥使用量为4637万吨,按播种面 积计算达每平方公里40吨,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 22.5吨的安全上限。过量使用的化肥作物吸收不完,会渗入到地下或通过生活污水流入水体 产生二次污染。禽畜粪便中大量的氮和也会进入水体,填成水体富营养化。农业面源污染 的危害日趋严重,逐渐超过工业污染,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最主要的污染形式。从农户角度 来看,我国农民缺乏科学的营养配方施肥知识与习惯,存在单纯靠追施化肥获得产量的思想误 区。农民之所以大量施用化肥,是缺乏相关的营养配方知识的原因,如何增强农民的营养配方 施肥观念,加强技术指导,是未来降低农业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长期的污染已经使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据相关调査,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 地多达2000万公顷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1/6,约有65%的污灌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 和有机物污染;全国每年出产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吨。

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并不是突然造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积累,以牺牲环 境换取经济增长。我国现行的环保污染基本上只重视城市,农村污染整治是被遗忘的角落。 虽然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但是相对于城市污染,目前对农村环境污染的关注仍显不足。从监管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污染的监控点一直在城市与工业,农村环境污染监控一直关注不足,缺乏有效的治理方式。同时,目前国家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缺乏有效的对策,存在着多头治理和“一刀切”的弊病,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非市场特性,往往易将政府干预当作解决问题的“万能药”,这些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都不利于解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面临的困境。

农村的建设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我们在关注城市环境污染的同时,不能无视农村环境的污染。结合“给定材料”,谈谈农村环境污染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不少于800字。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材料】自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以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一直是社会

  •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法律,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

  •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 探索宅基地()“三置”。A.所有权

  •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 严守耕地红线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要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确保2017年再脱贫( )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