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公务员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给定资料1. 2012年12月24日J市某镇一辆接送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发生侧翻事故 导致3名幼儿当


给定资料

1. 2012年12月24日J市某镇一辆接送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发生侧翻事故,导致3名幼儿当场死亡、8名幼儿经抢救无效死亡,4名幼儿受伤。经查,涉事舂蕾幼儿园是一家未经审批的农村“黑”幼儿园,出事的面包车经过了改装,核载7人的车辆事发时载有17人,其中幼儿 15人。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司机当时驾车速度较快,操作不当,为了避开停放路旁的农用车而 冲上沙堆,滑落水塘。而这位司机,正是春蕾幼儿园的园长。

校车事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问题。J市校车惨案虽然是一起突发性交通意外事故,但给 公众的感觉却是异常熟悉。“超载、黑幼儿园、留守儿童、农村”,这是J市校车惨案中的几个关 键词,而回顾近些年来的国内校车事故,大多能看见这些关键词。也就是说,国内校车事故具 有一定的共性,大多发生在农村或经济落后地区,亦属于教育资源投人较薄弱的地方。

事实上,早在2010年2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就发布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2011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法制办要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2012年3月5日,针对校车安全问题,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4月5日,《校 车安全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公布并实行。

然而,政策出台了,事故依旧不减。

专栏作家魏先生指出,校车事故,让人心痛,也值得反思。这说明校车的新标准应该接地 气,既要有执行上的硬约束,也要有尊重实际的弹性,不仅要使校车成为庇护学生的堡垒,也要在全社会形成校车优先的风气,否则新标准很可能因为困难难以执行,成为一纸空文。

2.自2006年起,教育部开始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大规模布局调整,主要是撤并生源减少的农村中小学,把学生集中在县乡中心学校,目的是让教育资源集中利用,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一项善政。然而,大量村级小学、乡级中学消失,带来的最大问题就 是,孩子们上学路途远了,交通如何解决?

目前,我国校车经营模式多种并存,主要有学校自营、政府购车学校经营、无政府补贴的 营利性组织经营、有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4种,各地情况很不均衡。使用专用校车的地 区仍比较少,大部分地区还是“山寨校车”大行其道,包括封闭的厢式货车、普通公路客车、公交 车甚至三轮车等。而我国农村的校车超载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成为“常态”。可怕就可怕在这个“常态”。由于多地教育部门尚无力提供充足的校车专款规范学生的交通工具,“超载车”“黑校车”便应运而生。“多拉”“快跑”成了他们节省成本、牟取利润的不二法门。

面对这样的现实,家长们说得很实诚,“附近仅此一家幼儿园,学校为了能够节省成本,便 采取了超载的方式”,时间长了,自然是“理解万岁”。而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在全国正规民办幼儿园及黑幼儿园中,大多数都条件较差,因陋就简,能省则省,与公立幼儿园和贵族化幼儿园形成巨大反差。然而,就是这样的幼儿园,却依然大量存在,且供不应求,反映出民众需求之旺盛,以至地方政府也无法全部关停取缔,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求不出事就行了。

3.以下是J市校车事故发生后某电视节目的摘录:

家长:春蕾幼儿园条件相对来说还可以,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也算可以。我们回来就问孩子 吃点什么,下午睡了没有,老师给尿尿了没,这些很稀疏平常的事情,毕竟他平安地回来了。

幼儿园园长:我那里学费太低了,根本就顾不上司机。自己拿到驾照接送孩子已有一年 了。为了能多搭载学生,还对面包车进行了改装,将车辆座椅的后背全部拆了。

主持人:春蕾幼儿园巳开张六年时间,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公布的信息是,这个有一百多个孩子的幼儿园没有经过审批。

镇政府工作人员:今年12月7日到这里查了,下了整改通知书,因为当时考虑招收的学 生,暂时不好关停,责令她整改,假如整改措施不到位,肯定会关,哪知道后面就出了这个事。

主持人:整改,11个遇难的孩子没有等到整改,在J市像春蕾幼儿园这样未经审批的幼儿 园大约还有20多所,基本分布在农村,由乡镇来管理。

解说:这就是与这个事件有关的三个方面的反应,从当地的教育部门来讲,整改的通知下 去了,但是他们说孩子在就读,这样就关门了似乎不太现实。从家长层面来讲,家长说了,我们 其实更关心吃饱r没有,生活起居怎么样,“ 1+1=2”学会了没有,这些安全问题似乎没有去想过。而校方说,有限的经费,也没有什么政府的投入,我们能这样维持着已经不错了。

主持人:如果不出事故,每天等着挤满的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吧?

家长:你有什么办法呢?这边所有的幼儿园都是小面包车接送,而且每辆车都是超载。

主持人:自己接送方便吗?

家长:基本上都出去干活了,哪里还有人去接送小孩,因为大家都是出去在外面打工、工 作,孩子就放在家里爷爷奶奶带着。

主持人:下面我们连线嘉宾A院长。您怎么看待《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起到的作用?

A院长:《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意图是把校车安全纳人法制轨道,但由于没有切实落实校 车经费保障问题,导致这样的条例还存在着难以执行的尴尬,因此还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真正建立起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财政分担体系。

4. D县自2009年起,先后花费近2000万元购人79辆宇通安全校车,承担了全县22所农村小学,5500余名12周岁以下小学生的上下学接送工作。安全校车在每个座位上均装有3全带,座椅材料全部采用强阻燃面料;每辆校车均配有专门的照管人员,确保安全,被称为“史上最牛校车”。

D县政府出面委托县长途客运公司成立专业校车公司,负责校车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校车公司的管理团队由长途客运公司派驻,团队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支出,全部由校车公司负担。而校车公司在运营中的收支差额,政府每年大约要补贴400万元。另外,校车公司还担负着驾驶员队伍的建设。要求校车驾驶员开客车3年以上、无精神病家族史、无酒驾记录等,并有校车“跟车”半年以上的经验。

2011年,D县出台了《D县关于学生接送车优先便利通行的若干规定》,其中规定:其他车辆在行驶途中应与校车保持有效安全距离,在校车转弯、掉头时应主动避让,?在狭窄路段、桥梁行驶时,应让校车优先通行;学生上下车时,其他车辆要缓慢通行,必要时停车等待。

D县校车以“定车定学校”为原则,即一辆车只负责一个学校,不会兼跑几个学校。为了保证校车运营工程,D县成立了“学生接送工作领导小组”,共涉及当地教育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安监局、财政局和审计局等六个职能部门。同时,领导小组在教育局下设办公室,负责校车工程的协调及监督工作。

D县在校车工程投入中的“大手笔”,一方面跟D县是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财政收入丰厚有关,另一方面更是和政府重视直接相关。但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套所有的地方,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各自探索。对D县来说政府出钱买校车让民众看到了解决校车安全问题的途径之一。

5. 2012年4月9日,Y省Z县顶拉小学300多名学生,在吃了学校统一供给的营养餐后出现腹泻、高烧等不适症状。记者从孩子们口中得知:“当天吃了米饭、豌豆、小瓜、葵瓜,豌豆闻起来是臭的,很难闻;但是不吃不行,要被罚款,老师说不吃,一次要罚10元。”3月13日, 省Z县仓坪小学59名学生因食用免费营养午餐出现问题后,Y省教育厅等部门还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整改通知。孰料才过二十多天,悲剧再次在Z县上演,且人数更多、影响更坏。

自2011年起,民间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活动引起了全国对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吃 饭和营养问题的关心。为此,国家推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标准是每位学生每天3元。然而,学生营养餐不卫生、“套利”甚至向家长预收营养改善费等问题纷纷爆出,引』 网民热议。仅2012年四月份,在G省Z县,就有86名小学生因营养餐食物中毒;在Y省 县,337名学生因食用营养餐入县医院治疗。食品安全溃烂,连营养餐都无以保证,让公共管理蒙羞。

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5个配套文件,以确保学生“营养餐”计划能有效实施。实施细则规定,学生“营养餐”应以肉蛋奶为主要供餐内容,供餐模式应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为确保食品安全,学; 负责人应陪餐,餐费自理。

6.针对部分地区曝出学生营养餐存在卫生不达标、“套利”等问题,记者展开了专项调查情况如下。

【网曝1】有网民称,Y省S市双龙一小每天供给孩子的营养餐成本不到2元,订购的糕点是伪劣食品、“三无”产品,且糕点直接散装在印有“鲜鸡蛋”字样的纸箱里,有学生在吃营养餐时大呼:“老师,有鸡毛!”

双龙一小校长告诉记者,学校面积5400平方米,有4146名学生,场地小、学生多,来不及 新建或改造食堂,只能采取购买食品作为过渡措施。有家长反映后,学校已与食品供应厂家联 系,要求厂家在每个面包的独立包装袋上加贴生产日期等标志。此前,生产日期等标志是贴在 纸箱封口处。

对于“鸡毛问题”,蛋糕厂厂长的解释是,为给学校供蛋糕,他们暂时购买了养鸡场的新纸箱来包装,或许其中散落有鸡毛导致学生误解。

此外,记者在双龙一小了解到,学校供给学生的营养餐,面包进价在6角至1元,饮料价格 在1. 5元至2元。当日公示的营养补助款结算显示:“本月补助学生金额271458元,本月实际开支227317. 91元,本月结余44140. 09元。”校长表示,结余资金将用来适当提高供餐标准。

【网曝2】有网帖指出,M省N县部分农村小学由于没有食堂,用国家下拨的每名学生每天3元营养餐补助款购买牛奶等食品,其中存在牛奶供应商套利的行为。此外,本学期开学之初,当地一所小学向每位寄宿生家长预收了 300元作为营养改善经费。

M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说,发给学生的牛奶从省会城市发货运至N县共约460公里,计算物流、管理、人员、税费等成本,每杯成本比批发价高0. 7元至0. 8元,利润约每杯0. 25元。

N县教育局负责人称,2012年2月15日开学初教育局收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造计划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于2月25日向县财政局申请使用,县财政局3月6日将资金拨到财政义务教育经费专户,3月8日再从义教专户拨到县教育局,所以晚了 20多天。

有专家认为,国家推出营养改善计划是好事,但如果没有地方财政补贴配套,这3元钱就 会“打折”进人学生饭碗,因为必然存在加工、运输、管理费用。

7.食品安全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为保证学生“营养餐”的安全而出台的“校长陪餐”制度,能否让孩子们吃得更放心?

让学校负责人与学生一起吃饭,其初衷是用责任捆绑的方式,为营养餐多添一个安全阀。 但问题在于,饭菜上桌了,才发现有问题,是不是为时已晚?再者,难道校长们吃下不干净的东 西,孩子就要一块“吃黄连”?这种公共管理思维有时模式太单一。要保证学生营养餐的安全, 说到底,不是要不要校长陪吃的问题,而是应该理清背后的利益博弈关系,建立完善的配套制 度,以切实的执行,把营养真正输送到迫切需要的孩子那里。

尽管“校长陪餐”存在一些质疑,但从解决问题的方面看,管理者熟悉营养餐的滋味总比没 尝过好。这一制度的关键在于,“陪餐”要吃到实处,让制度的效力尽可能发挥出来。“陪餐”不 是为了吃饭,重在激发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及时发现营养餐存在的问题。

针对校长陪餐的问题,微博网友发表了如下评论:

网友A:依赖“人”毕竟不如依赖“制度”更可靠,建立起一套监管责任体系更重要。

网友B:校长陪餐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把好每一个环节。

网友C:校长不可能每餐都陪,关键是不要让管理和操作者从学生营养餐中争利牟利。

网友D:国家要求控制公务车,有的干部向企业长期“借车”用;要求采矿企业必须矿长下 井带班,有企业把原来带班工长都称为“矿长”;要求在中小学安排警察维护治安,有学校就给 保安配备警服。校长陪餐,会不会再次掉进执行走样的陷阱中?

8. 2012年12月14日,G县K乡L村完全小学发生惨案:村民闵某冲人这所小学,追逐砍杀正在打扫卫生的学生,并冲进教学楼,从一楼一直砍到三楼,最终砍伤学生22名群众1名。 而令人震惊的是,这已是当地一年多内的第三起校园伤亡事件。

学校安防出现如此漏洞,实在令人痛惜。而就在案发前两天的12月12日,该校刚刚通过 由一名县教体局副科级干部带队的平安建设检查,各项指标合格。

14日近中午,G县宣传部官网首先披露了这一消息,并称15日上午9点半将召开新闻发 布会。而当天晚时,即撤下消息,单方告知15日的新闻发布会取消,并开始封锁消息。截至 15日晚的两天内,G县委县政府集体失声。

15日,记者赶到事发地小学采访,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值班,称“领导去县城了”。记者赶到 村委会,只有一名自称“不是村干部”的妇女在办公。记者电话联系到一名村干部,称“在外有 点私事,不在家,也不知情”。随后,记者来到县教育局,一名自称“普通工作人员”,后被证实为 办公室副主任的值班领导告诉记者,“领导都下乡检查去了”,而他自己正在玩电脑游戏。县政 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见到记者,说“领导不在”,借故离开后一去不返。最后,记者向县委宣传部 的主要负责人电话核实“犯罪嫌疑人初步断定患有精神病”的消息,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讨论这 有啥意义,先吃饭!”

12月17日,当地日报在头版刊登文章《G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盛赞G县教育 取得的“光辉成就”,一时间引起网络热议。18日,报社编委会就此事发布了致歉信。据了解, 该组报道拟在全市每个县选择一个亮点进行报道,G县的最大亮点就是教育。2012年G县有12名学生考人清华、北大,占据X市全市的半壁江山。稿子10天前已经写成,按原计划排到17日发表,恰恰形成了最大的讽刺。“没有安全,何谈教育?我们必须反思,反思干部作风的漂浮。要向全县人民深刻检讨!”G县委书记沉痛地说。

9.在媒体和舆论的持续关注压力下,G县于案发后三日发布消息称,警方初步认定犯罪嫌 疑人闵某受“世界末日”谣言影响持刀伤人,检方16日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将其批捕。

据人民日报微博消息,G县委对已査清责任的首批责任人作出处理:L村完小副校长、K 乡中心学校校长、K乡派出所所长被撤职;分管教育的K乡武装部长被免职;负责对该校进行 安全检查工作的县教体局督导室主任,K乡派出所指导员被免职。其他责任人查清责任后,也 将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经査,L村小学门卫张某每天7时左右打开校门,而学校要求老师7时50分前到校即可。 对值日老师到校时间没有单独要求。从学校的考勤表中看,班主任和值日老师均在7点半以 后才到校。而那时凶杀已经开始。通过视频监控可以确定,案发时没有老师和门卫第一时间 出现。短短3分钟,歹徒就冲上了三楼。

G县教体局分管学生安全工作的副局长周某说,他分管安全,最怕半夜手机响。尽管高考 连创佳绩,但农村学校安防的薄弱却时常让人胆战心惊。仅学校保安投人这一块,就一直没有 彻底解决。全县30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配备全职门卫的不到1/3,而且这些学校都在县 城和乡镇驻地。绝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偏远村庄小学没有专职保安。尽管上级部门不断要求配 齐保安,但一没编制,二没资金,只能由内部教师调剂。这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是个共性问题,势 必造成学校安保疲于应付。

据新华社报道,2010年12月底,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38. 89亿元,对全国义务教育阶 段学校的校园安保设备设施给予一次性补助,专项用于支持学校(含民办学校)配置安保、防火 等设备设施以及加固改造校园围墙、校门等方面支出。两部门提出,这笔补助资金必须专项用于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置必要的安保设备设施,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和偿还债务等支出;并 且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摸清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安保设备设施装备和保安配备情况,抓紧 制订工作方案。而截至事发前,G县财政局、教育部尚未告知中央该笔专项资金在地方的详细 落实情况。

10. 2012年12月14日,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内发生枪击事件,包 括犯罪者在内28人遇难。这起事件与发生在同一天的H省Q县校园惨案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如受害者多为低龄儿童、事发地为小学校园、犯案者或有精神异常、手持武器直接闯入校园行凶等。但是在美国,却有了截然不同的处置。

当天晚些时候,美国的枪击事件就迅速占领了全世界各媒体的重要版面,其中也包括了中 国媒体。国内媒体以不同形式的专题,投人众多篇幅给予枪击事件全方位的关注,从还原事件 过程、凶手性格分析,到官方反应、社会问题剖析。相比之下,国内的Q县惨案没能受到同等 关注,甚至有逐渐淡出公众视线之势。

12月15日,美国政府公布了遇难者名单。12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致电慰问受害家 属,并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在短暂的发言中几度拭泪,念出校园枪击案中每个遇害者的名字,并下令白宫和政府建筑降半旗致哀。随后,奥巴马前往康涅狄格州,参加为桑迪胡克小学遇难者 举行的纪念活动,誓言“悲剧不能重演”。生命得到了政府的珍视,于是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 英国、联合国、欧盟、法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纷纷致电表示了慰问。

“我们敢不敢说已经做得够好,可以给这个国家所有的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有一个快乐 而有意义的人生?”奥巴马告诉民众,“过去几天,我一直在就这一点反思。”“如果我们对自己足 够诚实,回答是‘不是’,我们做得不够,我们不得不改变。”奥巴马说,“这个世界会依据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儿童而对它作出评判。”

发生在中美两国的校园惨案,令人心痛也引发争议:有人谴责暴行,有人检讨制度。孩子 的生命同样金贵,媒体不能“选择性失明”,只是在众声喧哗中,我们不能用事后的道德激愤掩盖了事前的集体冷漠,用指责讨伐替代了反思改进。中国要前行,需要批评声音,更呼唤建设性力量。

“给定资料8”介绍了G县校园惨案后相关部门集体失声的情况,现为了挽回“集体失 声”造成的负面舆论,请以G县人民政府的名义,就校园惨案的经过及处理情况写一份宣传稿,在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

要求:(1)态度诚恳,对象明确;

(2)内容全面,条理清晰;

(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给定资料1.2012年10月16日 美国大学招生全球巡展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宴会厅举行 有43所美国

  • 给定资料1.2012年10月16日 美国大学招生全球巡展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宴会厅举行 有43所美国

  • 给定资料1.2012年10月16日 美国大学招生全球巡展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宴会厅举行 有43所美国

  • 给定资料1. 2012年12月24日J市某镇一辆接送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发生侧翻事故 导致3名幼儿当

  • 给定资料1. 2012年12月24日J市某镇一辆接送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发生侧翻事故 导致3名幼儿当

  • 给定资料1. 2012年12月24日J市某镇一辆接送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发生侧翻事故 导致3名幼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