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公务员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 说中国的反动分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 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 的外交史。”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

【材料二】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次会议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对外政策都产生 深远影响。

【材料三】“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后来,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母界和平,增 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周恩来第一次提出这一原则是在( )。

A. 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

D. 1955年万隆会议上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

  • 克拉克回忆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美国

  • 下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

  •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 说中国的反动分

  •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 说中国的反动分

  •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 说中国的反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