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财会类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购买和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6年 该公司签订了以下销售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和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6年,该公司签订了以下销售和劳务合同,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会计处理如下:(1)2016年1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期限为18个月、不可撤销、固定价格的销售合同。合同约定:自2016年1月1日起18个月内,甲公司负责向乙公司提供A设备1套,并负责安装调试和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合同总价款10500万元。乙公司对A设备交付阶段和安装调试阶段分别进行验收。各阶段一经乙公司验收合格,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正式由甲公司转移给乙公司。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向乙公司交付A设备,A设备价款为8000万元;2017年4月30日甲公司应负责完成对A设备的安装调试,安装调试费2000万元;2017年6月30日甲公司应负责完成对乙公司A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培训费500万元。

合同执行后,截至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将A设备交付乙公司并经乙公司验收合格,A设备生产成本为6000万元,尚未开始安装调试。

甲公司考虑到A设备安装调试没有完成,在2016年财务报表中将库存商品转入发出商品,没有对销售A设备确认营业收入。

(2)2016年12月31日,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丙公司销售B设备1套,价款为5000万元,分5次于每年年末等额收取,2016年12月31日收到第1笔款项1000万元。

B设备生产成本为3500万元,在现销方式下,该设备的销售价格为4200万元。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B设备运抵丙公司且经丙公司验收合格。

甲公司在2016年财务报表中确认收入1000万元和结转成本3500万元。

(3)2016年12月,甲公司收到财政部门拨款1000万元,系对甲公司2016年执行国家计划内政策价差的补偿。甲公司A商品售价为5万元/台,成本为2.5万元/台,但在纳入国家计划内政策体系后,甲公司对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用户销售A商品的售价为4万元/台,国家财政给予1万元/台的补贴。2016年甲公司共销售政策范围内A商品1000台。甲公司2016年确认主营业务收入4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500万元和营业外收入1000万元。

(4)2016年,甲公司与中间商签订的合同约定:甲公司按照要求向中间商发送B商品,中间商按照甲公司确定的售价3000元/件对外出售,双方按照实际售出数量定期结算,未售出商品由甲公司收回,中间商就所销售B商品收取提成费200元/件;甲公司2016年共发货1000件,中间商实际售出800件。甲公司向中间商所发送B商品数量、质量均符合合同约定,成本为2400元/件。甲公司确认主营业务收入3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40万元和销售费用20万元。

(5)2016年8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最近开发的C商品1000件,售价(不含增值税)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甲公司于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将所售C商品交付丁公司,丁公司于收到C商品当日支付全部款项;丁公司有权于收到C商品之日起6个月内无条件退还C商品,2016年8月5日,甲公司将1000件C商品交付丁公司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同时,收到丁公司支付的款项585万元。该批C商品的成本为400万元。由于C商品系初次销售,甲公司无法估计退货的可能性。甲公司确认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40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分析、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及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及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购买及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购买及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7年1月1日 甲公司发出一批

  • 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购买及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因甲公司无法偿

  •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购买及销售设备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 17%。2018年5月9日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