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土地使用权及其不动产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0%(按照税
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土地使用权及其不动产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0%(按照税法规定,不动产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涉及进项税额中.60%的部分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期从销项税额中抵扣:40%的部分为待抵扣进项税额,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月起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机器设备及存货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商标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甲公司2x17年至2x19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1)2x17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资产置换合同,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商标权X和设备Y,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①商标权X于2xl0年12月1日以4000万元取得,甲公司预计该商标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商标权X的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为2120万元。②设备Y系甲公司于2x10年12月1El购入,原价140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川状态。设备Y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汁净残值为
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设备Y的不含税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为5800万元。乙公司换出一宗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该土地上的厂房以及厂房内一条生产线,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①土地使用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360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为396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3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②厂房不含税公允价值为140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为154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③生产线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为2320万元,预汁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100万元。2xI7年12月14日,甲乙公司办理完毕相关法律手续,取得上述换入的资产及相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为换入生产线发生保险费3.4万元,已以银行存款支付;换入的生产线立即投入改扩建工程:甲公司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和厂房仍沿用原来的使用年限、折旧或摊销方法、预计净残值。(2)2x17年12月14日,甲公司开始以出包方式进行该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以银行存款支付不含税工程款项575万元,并收到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改扩建过程中替换了一台旧设备,其账面价值为200万元,无转让价值和使用价值,经批准计入损益。2x17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已于当日投入使用。改扩建后.该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变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6.4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3)2x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预计第5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问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俩: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1500万元。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4)2x19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预汁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5.1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x19年6月30日,甲公司再次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43.88万元(不考虑增值税)。2x19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x19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要求:(1)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甲公司2x17年12月14日换出商标权X和设备Y对损益的影响金额,并编制甲公司2x17年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2)根据资料(1)、(2),编制甲公司2x17年生产线进行改扩建的相关会计分录,计算甲公司2x17年12月31日、2x18年12月31日土地使用权、厂房和生产线的账面价值,编制将待抵扣进项税额转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相关会计分录。(3)根据资料(3),计算甲公司2x18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计算2x18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4)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2x19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前计提的折旧额;编制2x19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计算2x19年8月20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的成本、计算2x19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