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建筑工程类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拟建生产规模8*106 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 露天开采界内分布有大量灌木 周边有耕地。露天采场


拟建生产规模8*106 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露天开采界内分布有大量灌木,周边有耕地。露天采场北800m处有一村庄,生活用水取用浅层地下水,采矿前需清理地表,剥离大量岩土。生产工艺为采矿一选矿一精矿外运。

露天采场平均地下涌水量12 500m3/a,用泵疏干送选矿厂使用。选矿厂年排出尾矿3. 06*104 m3,尾矿属第1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尾矿库选在距露天采场南1 000m的沟谷内。该沟谷呈东西走向,纵深较长,汇水面积15 km2,沟底纵坡较平缓,有少量耕地,沟谷两侧坡较陡,生长较茂密的灌木,有一自北向南的河流从沟口外1 000m处经过,河流沿岸主要为耕地。沟口附近有一依山傍水的村庄,现有20户居民。

尾矿坝设在沟口,初期坝高为55m的堆石坝,后期利用尾矿分台阶逐级筑坝,最终坝高140m,坝址下设置渗水收集池。尾矿坝渗水和澄清水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尾矿库现有符合防洪标准的库内、外排洪设施。为保障尾矿筑坝安全,生产运行时坝前需保持滩长大于100m的尾矿干滩。

问题:

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岩土剥离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露天采场运营期的主要水环境影响有哪些?

3.给出尾矿库区植被现状调查的内容。

4.简述运营期间尾矿库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尾矿库建设是否涉及居民搬迁?说明理由。

1.(1)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一定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及其生态效益的损失。

(2)破坏农田,造成农田面积的减少和粮食产量的损失。

(3)地表清理及岩土剥离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4)由于处于山区,还需分析是否会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而破坏生态环境。

(5)清理、剥离活动是否会对山区野生动植物造成不利影响。

2.(1)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不断抽排地下水,容易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周边井水水量或水质,进而影响居民生活。

(2)地下水位下降也有可能影响周边植被的生长。

(3)抽排地下水也容易导致地表下沉,形成“漏斗”。

(4)采矿作业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容易使下游河流地表水水质变差。

3.(1)调查尾矿库区及影响范围植被的生态环境特征、植被类型及分布情况。

(2)调查有无国家或地方保护的植物物种及分布情况。

(3)调查主要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特别是优势种的生长情况。

(4)设置样方,调查植被及主要植物的覆盖率、频率、密度等基本情况,实测或估算其生物量。

4.(1)尾矿放矿及堆存过程中不断扩占土地,造成植被破坏。

(2)尾矿干滩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3)尾矿库区人员活动及尾矿坝堆高作业的噪声影响。

(4)尾矿库渗漏可能对地下水的影响。

(5)对周边区域的景观影响。

(6)溃坝风险影响。

5.(1)居民需搬迁。

(2)理由:居民处于沟口,尾矿库下游。若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将危及居民安全。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拟建生产规模8×106t/a露天铁矿位于山区 露天开采界内分布有大量灌木 四周也有耕地。露天采场北

  • 第一题拟建生产规模8X106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 露天开采境内有大 量灌木 周边有耕地。露天采

  • 红星造纸公司拟在位于大洪河流域的A市近郊工业园内新建生产规模为1 5万t/a的化学制浆工程 在距公

  • 某电解铝厂位于甲市郊区 已经生产1 0年 现有工程规模为7万t/a电解铝 主要设备为60kA自焙阳

  • 拟新建1座大型铁矿 采选规模3.5*106 t/a 服务年限2 5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 选

  • 拟建生产规模8×106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 露天开采境内有大量灌木 周边有耕地。露天采场北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