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本工程是54m+128m+54m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连续梁高架桥工程 上部结构主纵梁为箱
【背景资料】
本工程是54m+128m+54m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连续梁高架桥工程,上部结构主纵梁为箱形断面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系杆拱采用圆端形钢管混凝土拱结构,吊索采用预应力高强度钢丝。系杆拱设于中跨,通过吊索与主纵梁组成整体受力结构,钢拱每侧设14根吊杆。下部结构为直径1m的钻孔灌注桩,最大深度66m;承台最大17m*7.5m*2.5m;墩身为矩形抹圆双立柱加帽梁,最高立柱14.5m。本工程地段地下有地铁线和各类地下管线、地面有城市交通主干道、地上有立交桥等。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地段土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层。本工程实施时的基本情况如下:(1)施工组织结构为: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物质设备科、质检科、计划科、安全科、综合办公室、财务科;测量队、试验室、桥梁施工队、综合施工队。(2)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桩位放样→钻机就位→钻机成孔→提钻→下钢筋笼→下导管→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浇筑→沉渣测量→道渣填孔→机具清理。(3)承台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挖掘机放坡开挖、不能开挖地段要用钢板桩进行支护→人工挖孔30cm至设计标高→桩身检测→绑扎桩身与承台接缝钢筋,浇筑桩与承台接缝混凝土→绑扎承台钢筋→安装模板→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制作试件→浇筑混凝土。(4)本年4月10-15日进行的主纵梁预应力张拉施工,采用OVM锚具+YCW型千斤顶进行张拉,采取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如下:①张拉机具由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了校核;②张拉采用双控:以伸长量为主,预应力作为校核;③张拉时,A-2号千斤顶出现了问题,施工人员只好从另一套张拉设备中,拆下对应的B-2号千斤顶临时顶替使用;④张拉时,只要达到控制的应力即可锚固;⑤3号压力表指针不归零,又没有备用压力表,只好从市场购回一台有出厂合格证的压力表安上使用;⑥张拉时,第3束12股(每股30根)钢绞线中,有一股钢绞线断了4根,因工期紧,未作处理就锚固灌浆了;⑦张拉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控制在5%以内;⑧千斤顶于上一年12月15日校验合格后,入库封存;⑨原定6套张拉设备,分两组同时进行两端张拉。为抢工期,临时从设备库调出两台YDC型千斤顶,组成一套张拉设备备用。
【问题】
1.本工程是否具备流水作业条件?如何安排施工节点段?
2.本工程施工组织结构是否全面?
3.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是否全面?
4.根据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简述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5.承台施工的工艺流程是否全面?
6.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主纵梁现浇混凝土支架可以采用哪些形式?
7.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简述主纵梁施工要点。
8.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简述主纵梁预应力张拉流程。
9.请对主纵梁预应力张拉施工中所实施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估。
【答案要点】
1.本工程地段地下有地铁线和各类地下管线,地面有城市交通主干道,地上有立交桥等,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场地被分割成若干块,因此不具备流水作业条件。施工节点段可根据桥的主要工程设置:钻孔灌注桩段、承台及其辅助工程段、立柱及盖梁段、主纵梁现浇混凝土支架架设段、主纵梁混凝土浇筑及预应力张拉段、钢管拱肋的制作段、吊杆安装段、主纵梁鹰臂拆除段、小横、纵梁及桥面板施工段等。
2.不全面,还缺:施工技术科、钻孔桩队等。
3.不全面,还缺: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成孔→清孔、孔径和孔深测量、道渣填孔→桩顶测量。
4.根据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为:正(反)循环泥浆护壁成孔、二次循环清孔、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
5.不全面,还缺:测设基坑平面位置、地面标高→挖掘机放坡开挖、桩身检测→浇筑10cm素混凝土垫层、浇筑混凝土→承台与墩台身接缝处理等项。
6.主纵梁现浇混凝土支架形式有:边跨满堂钢管支架,按轴纵向布置;中跨采用墩梁式支架,主纵梁横跨交通主干线和高架桥。施工时对来往车辆、行人应确保绝对安全措施:(1)架下缘吊挂两层密目安全网;(2)在梁支架底槽钢上搭设小钢管,上铺七合板,用铁丝固定在钢管上;(3)在梁支架上设立围栏,其上绑扎安全网.;(4)两组梁间搭设行走通道,通道也由七合板铺成;(5)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安全网和七合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主纵梁施工要点:(1)模板支撑系统。根据本工程特点,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可采用悬吊法。模板支撑系统安装完毕后,纵向铺工字钢,上铺带肋九合板作底板。(2)设置预拱度。为保证梁体线型,底模设置了正确合理的预拱度(支架梁的弹性变形、墩柱接缝之间的非弹性变形、底模非弹性压缩、临时支墩的沉降等)。(3)主纵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搭设支架梁→悬吊模板→绑扎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分段浇筑混凝土→穿预应力索、张拉→压浆、封模。
8.主纵梁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为:准备工作→张拉设备安装→锚具、孔道、千斤顶三心一线→记录夹片外露量→张拉0.1σk→划伸长量基点→核对夹片回缩量→张拉0.1σk→核对伸长量→持荷5min→锚固→回油,工具锚松脱,依次卸下工具锚、千斤顶→孔道压浆→封锚。
9.评估结果如下:①正确。符合规范要求。②不正确。主纵梁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预应力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故张拉至0.1σk时的伸长量以两次张拉时的伸长量根据实际测量弹性模量反算后为准。③不正确。拆下来的B-2号千斤顶没有和已坏的A-2号千斤顶组的其他机具进行配套校验,不符合规范要求口规范要求:张拉机具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④不正确。未进行伸长量校核。⑤不正确。新购压力表,即使是合格品,也要进行校验,取得合格证时方可使用;新购压力表还必须和其他张拉设备配套校验,然后在本套内使用。⑥不正确。断丝数所占百分比:4*100/(12*30)=1.11%,已超过规定的1%断丝数,不能进行锚固。⑦正确。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控制在6%以内即可。⑧该千斤顶可以使用,因为未超过6个月的重新校验期。⑨备用张拉设备不能使用,因为YDC千斤顶配XM锚具,无法与OVM锚具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