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建筑工程类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某原油管道工程设计输送量为8.0×106t/a 管径720mm 壁厚12mm 全线采用三层PE防


某原油管道工程设计输送量为8.0×106t/a, 管径720mm,壁厚12mm,全线采用三层PE防腐和阴极保护措施。经路由优化后,其中一段长52km的管线走向为:西起A输油站,向东沿平原区布线,于20km处穿越B河,穿越B河后设C截断阀室,管线再经平原区8km、丘陵区14km、平原区1 0km布线后向东到达D截断阀室。

A输油站内有输油泵、管廊、燃油加热炉、1 个2 000 m3的拱顶式泄放罐、紧急切断阀、污油池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

沿线环境现状:平原区主要为旱地,多种植玉米、小麦和棉花;丘陵山区主要为次生性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主要物种为黑松、刺槐、沙兰杨、枸杞、沙棘、荆条等,林下草本植物多为狗尾草、狗牙根和蒲公英等;穿越的B 河为III类水体,河槽宽100m,两堤间宽200m,自北向南流向,丰水期平均流速为0.5 m/s,枯水期平均流速为0.2m/s,管道穿越河流处下游15km为一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

界。

陆地管道段施工采用大开挖方式,管沟深度为2—3 m,回填土距管顶约为1.2m,施工带宽度均按18 m控制,占地为临时占地。管道施工过程包括清理施工带地表、开挖管沟、组焊、下管、清管试压和管沟回填等。

B 河穿越段施工釆用定向钻穿越方式,深度为3—15m,在河床底部最深处可达15 m,穿越长度为480m,在西河堤的西侧和东河堤的东侧分别设入、出土点施工场地,临时占地约0.8hm2耕地,场地内布置钻机、泥浆池和泥浆收集池、料场等。泥浆池规格为20m×20m×1.5m,泥浆主要成分为膨润土,添加少量纯碱和轻甲纤维素钠。定向钻施工过程产生钻屑、泥浆循环利用。施工结束后,泥浆池中的废弃泥浆含水率为90%。废弃泥浆及钻屑均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为保证B河穿越段管道的安全,增加了穿越段管道的壁厚,同时配备了数量充足的布栏艇、围油栏及收油机等应急设施。

工程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为:挖出土分层堆放、回填时反序分层回填,回填后采用当地植物恢复植被。

【问题】

1.识别A输油站运营期废气源及其污染因子。

2.给出大开挖段施工带植被恢复的基本要求。

3.分别给出废弃泥浆和钻屑处理处置的建议。

4.为减轻管道泄漏对B河的影响,提出需考虑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原油管道、天然气输送管道与公路相交叉时,宜为正交;必须斜交时,应大于60度。()

  •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铜箔项目 设计生产能力为8.0×103t/a 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

  •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铜箔项目 设计生产能力为8.0×103t/a 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

  •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铜箔项目 设计生产能力为8.0×103t/a 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

  •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铜箔项目 设计生产能力为8.0×103t/a 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

  • 某原油管道工程设计输送量为8.0×106t/a 管径720mm 壁厚12nun 全线采用三层PE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