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职业资格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秋天李广田生活 总是这样散文似的过去了。现在是秋天了 和春天比较起来 春天是走向“生”的路 这使


秋天

李广田

生活,总是这样散文似的过去了。

现在是秋天了,和春天比较起来,春天是走向“生”的路,这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自己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看到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我自恨不能和它鱼水和谐,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我爱它,然而我也恨它,即至夏天,这才又对它思念起来,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只有看见那枝头的黄叶时,也还想:这也像那“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样子,但总是另一种意味了。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的路——请恕我这样一个糊涂的安排——宁可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它们沉着有力,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但是比较起冬天来呢,我却又偏爱秋。我几乎说不出为什么秋比冬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

世界是真实的,人生是真实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要向着人生静默,祈祷,来打算一些真实的事物了。

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

问题:

(1)文章第2段提到了“沉着”,试从字义和情感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2)联系上下文,谈谈对“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这句话的理解。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诗歌合集《汉园集》的作者是()。A.何其芳B.俞平伯C.卞之琳D.李广田

  • 《汉园集》收录了哪三位作家的作品?A、梁实秋B、李广田C、何其芳D、卞之琳

  • 新文学第二个十年重要的抒情散文作家有()A、丰子恺B、李广田C、陆蠡D、丽尼E、缪崇群

  • “一种新诗中不多见的沉雄之美”,这是()在《诗人穆旦的位置》一文中做出的评价。A、李广田B、袁可嘉C、

  • 下列现代散文作家中被称为“京派作家”理论先导的是()。A.朱光潜B.李广田C.何其芳D.吴伯箫

  • 《汉园集》是三位青年诗人的合集 其中不包括()。A 何其芳B 李广田C 卞之琳D 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