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公务员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上世纪20年代开始 持续到抗战的“古史辨”大讨论 归根结底是古史研究的方法论之争。以顾颉刚为代表


上世纪20年代开始,持续到抗战的“古史辨”大讨论,归根结底是古史研究的方法论之争。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学者,接续康有为、崔适的学说,对传统的古史观作了全盘的检讨清理。在这一讨论期间,王国维1925年在清华讲授《古史新证》,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既批评了“信古之过”,也指摘了“疑古之过”。他所说的“二重证据法”,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两者互相印证。作为古史研究的方法论,王国维这一论点对学术界有深刻启发,成为后来中国古史研究和考古学紧密结合的先声。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二重证据法”产生的背景和价值

B.古史研究和考古紧密结合的意义

C.出土文献材料对古史研究的作用

D.“古史辨”大讨论中的核心议题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出台一部分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法规、到目前为止。其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

  •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是从社会底层开始的,在此过程中普通群众分享了改革发展的

  • 20年代中前期到抗战爆发15年 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制度化教育发展的(  )A.奠基时期B.发展时

  • 20世纪20年代初 以()为旗帜的疑古思潮兴起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反思A.古史辩 B.回向三代

  •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 西欧国家通过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 维持了经济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这些政

  • 风险管理开始进入到了“国际化阶段” 是在( )A.1960年B.20世纪70年代中期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