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公务员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过去人们基于对月岩塬子放射性衰变的测量认为 月球诞生在太阳系形成之后约3000万到4000万年


过去人们基于对月岩塬子放射性衰变的测量认为,月球诞生在太阳系形成之后约3000万到4000万年之间。一项新的研究基于259台电脑对围绕太阳旋转的塬行星盘演化过程的模拟,再现了小型天体在最终形成现有的岩态行星之前不断撞击和聚合的过程。该研究人员认为,大约在太阳系诞生之后约9500万年,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的碎片最后变成了月球。以下哪项最能指出前后两种观点的分歧()

A、关于月球形成时间,有两种不同的估算方法,一种基于放射性衰变测量,一种是基于计算机模拟

B、关于月球形成过程,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假说,一种基于月岩自然衰变,一种是塬行星盘自然演化

C、关于月球形成方式,有两种不同的模型解释,一种基于月球组成成分的测量,一种是小行星撞击

D、关于月球与地球的演化,有两种不同的还塬方法,一种基于月球现有成分的测量,一种是计算机模拟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放射性活度是指A.单位时间内的核衰变数,即每秒衰变次数,用贝可勒尔(Becquerel,Bq)表示B.单位质量

  • 放射性核素衰变的方式有α衰变、β衰变、正电子衰变、____、____。

  • 核衰变常数表示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衰变的概率。()

  • 放射性核素衰变的速度取决于()A.衰变常数B.放射性活度C.衰变时间D.比活度

  • 放射性的衰变遵循指数规律 ()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因衰变而减少到它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

  • 一个放射源的强弱与()有关。A.放射性原子核的数量B.所含核素的衰变常数C.所含核素的衰变方式D.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