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职业资格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下面是李老师“根治海河”的一段教学实例: 教师上课时不首先点明课题 而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李老师“根治海河”的一段教学实例:

教师上课时不首先点明课题,而是挂出未标出图名的海河治理前的水系图和该地全年各月降水量分配柱状图,并对该地区的地形、降水特征作简要的说明和提示:假设有这么一条河流,请注意水系图中它的水系形状像一把大芭蕉扇。河流上游是山区,广泛分布着裸露的黄土:下游是平原,地势低平。流域的降水特征在该地区全年各月降水量分配柱状图中表示出来了

……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挂图并思考:这条河流是否容易发生泛滥?为什么?在学生议论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教师进而提出第二个问题:假如让你当治理这条河流的水利工程师,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它?

学生根据已学过的有关黄河的知识,大多能说出该地区夏季降雨集中于7、8月份,多暴雨,黄土疏松,易产生水土流失,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于河底,使河床抬高,到汛期容易泛滥等原因。并且也能说出上游可以采取植树造林、水土保持、修建水库、涵养水源.下游可以采取疏通河道、加固堤防等治理措施。

在议论到该河流支流多而且集中一处入海这个关键性问题时,学生的思绪活跃、发言踊跃,最后提出了三种治理的意见。持第一种意见的学生认为可以在支流汇集处修建一个大水库;第二种意见设想把干流加宽、加深;第三种意见提出再开挖其他入海渠道。当这三种意见争论激烈、各不相让时,教师宣布:这条河流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名字,q海河。在总结以增挖入海渠道作为治理海河的有效措施时,教师解释,有计划增挖入海渠道不仅有利于泄洪,还为灌溉和其他综合利用提供了条件,把干流加宽和在支流汇集处修水库的办法因这里有特大城市天津而几无可能,从而使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心服口服。

问题:

(1)材料中,李老师采用了哪种教学法,其教学模式是怎样的?(10分)

(2)材料中的教学是如何体现此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10分)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8—132题。材料一:中国有近l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

  •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下面是几位科任教师对一个班级纪律问题的议论:语文老师:“三班同学一点不

  •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在课堂上 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 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 造仓库

  •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下面是李老师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抓人物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