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答题翼 > 问答 > 公务员考试 > 正文
目录: 标题| 题干| 答案| 搜索| 相关
问题

2012年11月21日 国内某知名财经评论家做出预言 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妙 2012年依


2012年11月21日,国内某知名财经评论家做出预言,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妙,2012年依靠原有积累勉强支撑,2013年或将进人大规模倒闭期。

2012年年中,H公司发布报告:公司2012年上半年由盈转亏,营收1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净亏损3217万元人民币。对于亏损的具体原因,H公司媒体公关部负责人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只是表示“以业绩说明会为准”。

自2008年,某国外大型公司收购H公司失败后,H公司就一蹶不振。仅五年时间,公司市值已经蒸发掉了八成左右。相关业内人士指出,H公司董事长Z某在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后,并没有给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留出空间,而是让数量众多的亲戚直接进入管理层。长期以来,Z 某的儿女、兄弟、女婿等亲属均在H公司出任要职。“其实这种家族体系强大的控制力并不是狭义体现在董事长Z某的亲戚关系上,还有大部分H公司的中高层都是Z某的老乡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样的人员结构,直接导致了H公司在决策上个人意志明显,使得战略政策不具有系统性,容易擅自进行改变。而这不仅让H公司的产品难以良好发展,还激化了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现在H公司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企业,还称不上集团,它难以做到像国外C集团那样庞大又稳重,就是因为它所有的决定都是由Z某做出,从H公司单拎出来任何一个经营者都无法带给企业大的成就。”业内人士如是说。

2012年6月29日,曾经在国内光伏业界“小有名气”的S市Y公司突然宣布破产,这家在2007和2008两年销售额共达2.6亿元的LED显示屏企业,因经营不善、产业价格战导致利润率低等问题,最终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

“LED企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S市LED产业联合会副会长庞先生坦言,中国LED行业巳经进入微利时代,虽然《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了推动中国成为该行业全世界前三强的诱人前景,但S市这样的LED产业强区,却也不得不在全国率先经历 “黎明前的黑暗”期。“早期能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非常少,1994年的时候全国都没几家,S市更是只有两三家。”庞先生说当时,由于关键技术研发困难,能够生产LED的企业几乎都要具备研发能力,尤其是控制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企业手里。”

20世纪90年代,LED就作为“稀缺品”只存在于银行、车站等少数场所,并且由于原材料价格较低,关键技术研发困难抬高了终端价格,导致市场上LED产业成为“显贵”。但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了LED市场的平民化。到2006年,控制卡技术逐渐被批量市场化后,LED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成本降低得最彻底,中国LED企业数量开始呈几何级增长。2008年北京奥运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更催生了LED企业的快速发展,并在2009年达到高峰状态。“从2007年到2008年,LED显示屏价格较高,利润空间较大,各企业之间产品价格差距也很大,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重视度的不断提升,LED产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些中小型企业受到价格、规模等的冲击力度加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所作为,结果就相继倒下了。”庞先生说。

冬日寒风萧瑟的T市街头,六十多岁的王大爷正在摆弄自己的地摊,地摊上的书都是自己书店倒闭时剩下的。“一年的房租五万,做不下去就关门了。”王大爷的经历浓缩着中国许多民营实体书店的最终结局。“大书店挤小书店,小书店挤巷子,挤到最后没人去。”王大爷说。

就在王大爷书摊的斜对面,坐落着T市有名的E书店,不久前,E书店一楼的一大半被房东收回去另租他人。“平时都没有什么人,主要靠周末。”书店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放眼宽阔的二楼购书大厅,书店的工作人员与顾客几乎一样多。“与其他行业相比,实体书店的经营现代化的程度比较低,也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许多还没有寻找到符合现代要求的营销模式。”一位书店老板介绍说。

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某知名财经网站 具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资质 2010年3月发生以下业务:(1)开展“金牌理财师”远程

  • 某知名财经网站 具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资质 2010年3月发生以下业务:(1)开展“金牌理财师”远程

  • 某合同于2012年11月10日签订 2012年11月25日当事人一方认为合同无效 于2012年11

  • 某合同于2012年11月10日签订 2012年11月25日当事人一方认为合同无效 于2012年11

  • 某知名财经网站 具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资质 2010年3月发生以下业务: (1)开展“金牌理财师

  • 某合同于2012年11月10日签订 2012年11月25日当事人一方认为合同无效 于2012年11月30日向法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