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2011年湖北武汉为治理公务员“庸懒散”现象 专门成立“治庸办公室” 掀起一场 “治庸问
案例一 :2011年湖北武汉为治理公务员“庸懒散”现象,专门成立“治庸办公室”,掀起一场 “治庸问责风暴"。问责制施行后仅80天就有537人被问责,涉及局级干部13人,处级干部113 人,显示出了武汉市委、市政府深人推进“治庸问责”的坚定决心:对失职渎职行为建立明确的 “买单制”,不仅处理一般干部和当事人,领导干部也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为不作为、乱作为、 慢作为的下属“买单”。
案例二 :2011年山东济宁为提高为民办事效率,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这样一个机构, 目的是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倡树“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 工作理念,力求在工作中取得成效,为群众办实事。这一机构的出现,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也 让群众对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充满期待。
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 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案例一中湖北武汉的治庸问责制度的实施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提供了一个鲜活的 案例,是一次积极正面的尝试。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以下表述中错误的 有()。
A.保证治庸措施的有效性,能够真正的将“潜伏在树中的蛀虫挖出来”
B.保证治庸措施的长效性,而不仅仅是“一阵风”
C.对于治庸者的监督,避免权力的无限扩大
D.要注意保护公务员的隐私’不能“无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