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两种产品 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
某公司只生产和销售两种产品,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

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下列作业、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因:

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

要求:
(1)采用传统(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2)采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3)分析两种方法盈利能力区别的原因。
(1)直接人工小时合计=50000+150000=200000(工时)
间接成本分配率=50000000/200000=250(元/小时)
分配给甲产品的间接成本=250*50000=12500000(元)
单位甲产品的间接成本=12500000/25000=500(元/台)
分配给乙产品的间接成本=250*150000=37500000(元)
单位乙产品的间接成本=37500000/75000=500(元/台)

(2)每一作业成本动因的成本动因分配率:
调整作业成本的成本分配率=7500000/600=12500(元/次)
机器运行作业成本的成本分配率=40625000/406250=100(元/小时)
包装作业成本的成本分配率=1875000/37500=50(元/个)
甲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合计=12500*400+100*137500+50*12500=19375000(元)
单位甲产品间接成本=19375000/25000=775(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合计=12500*200+100*268750+50*25000=30625000(元)
单位乙产品间接成本=30625000/75000=408.33(元)

(3)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间接成本按直接人工工时等产量基础分配,会夸大高产量的乙产品成本,缩小低产量的甲产品的成本。全部按产量基础分配制造费用,会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