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是我国光伏行业的上市公司 主要生产和销售与太阳能相关的系列产品 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U会
甲公司是我国光伏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与太阳能相关的系列产品,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U会计师事务所接受甲公司20x5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委托,指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该项业务的项目合伙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 20x5年3月中旬,M国公布了针对我国光伏行业长达两年的“反倾销、反补贴” (简称“双反”)调查结果,宣布将我国进口的光伏产品的关税从31%提高至250%。受此影响,我国光伏行业产品普遍滞销,严重积压。
(2) 为降低产品库存,绝大部分光伏企业自20x5年下半年起在欧洲市场大幅降价促销,使行业平均毛利率由20x4年的22%下降到20x5年的15%。
(3) 因订单锐减,甲公司辞退了30%的员工,并对留用的员工实行强制轮休。资料表明,接送职工上下班的班车也由20x5年初的30辆减少为年末的9辆。
(4) 据了解,由于光伏行业专用高科技设备的特殊性,如停产时间过长或产量规模太小,将导致设备加速报废。但因滞销,甲公司的生产规模难以达到与设备相适应的水平。
(5) 20x5年末,欧洲债务危机导致欧元贬值,导致A、C两种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可变现净值下降。其中,C产品的账面成本为600元/件,但可变现净值仅为400元/件。
(6) 20x5年11月,为留住老客户,甲公司宣布将对在欧洲销售的部分产品的售后服务时间延长一年。
(7) 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甲公司在希腊、西班牙等国的客户难以按约定期限偿还货款。作为应对措施,甲公司在提高催款力度的同时,从20x5年11月起降低了在欧洲部分国家的赊销比例。
资料二:
甲公司20x5年度未审财务数据及20x4年对应数据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

(2)应收账款

(3)存货

(4)专用设备

(5)应付职工薪酬

资料三: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甲公司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记载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 了解内部控制的范围:全面了解甲公司的所有内部控制。
(2) 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以分析程序为主,辅之以询问、观察及检査程序。
(3) 依据了解甲公司相关内部控制过程中获取的审计证据,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与执行的有效性。
资料四: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与控制测试相关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 根据20x3年度及20x4年度工作底稿记载的控制测试结论,销售交易内部控制连续两年执行有效,A注册会计师不再测试20x5年度销售交易内部控制。
(2) A注册会计师拟通过向主要供应商函证,测试20x5年度与应付账款完整性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
(3) 观察存货存放情况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由于仓库管理员不在库,生产部门职员亲自在仓库寻找所需材料,但半小时尚未找到。仓库管理员到库后熟练地找到所需材料。A注册会计师将领取的原材料与领料单核对,没有发现差异。
资料五:
20x5年3月末,欧盟决定仿照M国“双反”调查模式,自20x5年4月起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为期1年的“双反”调查。考虑到M国进行的为期一年的“双反”调查对我国光伏行业造成的严重影响,甲公司董事会拟于20x6年5月根据“双反”调查的具体影响召开股东会议,决定是否调整经营方向或开拓新的市场。
要求:
(1) 针对资料一(1)至(7)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简要说明理由,并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账务报表项目(仅限于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应付职工薪酬)的哪些认定相关。
(2) 针对资料三中各个事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做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存在不当之处,简要说明理由。
(3) 针对资料四中第(1)和第(2)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做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针对第(3)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能否将存货的控制风险评价为低水平。
(4) 不考虑其他条件,假定甲公司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资料五中所述情况进行了恰当披露,且不存在其他情况,A注册会计师认为甲公司编制20x5年度财务报表时采取持续经营假设是合理的,请代A注册会计师判断应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并续编审计报告。在下划线处填列;如果部分下划线处不适用,填写“不适用”。
审计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