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际工程合同总价为1000万美元 合同工期12个月 合同中无价格调整条款 承包商通过风险辨识认识
某国际工程合同总价为1000万美元,合同工期12个月,合同中无价格调整条款,承包商通过风险辨识认识到承包该工程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风险,材料价格上涨,人工费上涨,付款拖延。对这三种风险各自可能发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估计数值如下表所示。
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估计值
{图}
在该工程项目中,材料费占工程总价的65%(即650万美元),人工费占合同价的35%(即350万美元)。人工费上涨中包括工资上涨、功效降低导致的费用增加,以及工期拖延导致的费用增加等。拖延付款损失因付款拖延导致承包商贷款利息增加(按月利率1%计)。
问题:
(1)试衡量承包商承包该工程可能面临的风险损失总额约为多少?约占合同总额的百分比为多少?
(2)在上述风险中,哪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最大?
(3)针对上述风险,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加以防范?
(4)除上述风险外,你认为是否还有涉及实际价款的风险?举例说明。
(1)先计算本案例各类风险可能造成的期望损失值:
期望损失=Σ风险发生的概率×相应的损失值
材料费上涨风险的期望值=0.6×20+0.25×32+0.1×45+0.05×60=27.5万美元
人工费上涨风险的期望损失=0+0.3×35+0.15×52+0.05×70=21.8万美元
业主付款拖期风险损失=0+0.2×0.8+0.5×1.7+0.2×2.5=1.51万美元
承包商可能面临的风险损失总额为:27.5+21.8+1.51=50.81万美元
该工程风险损失总额约占合同总价的百分比为5.08%,即:50.81/1000=5.08%
(2)上述风险中,材料费上涨损失最大27.5万美元,约占总价的2.75%。
(3)应根据风险类别和概率分布分别采用以下防范措施:
对材料上涨,承包商可考虑用本国材料代替当地材料,前提是国产材料价格较低且较稳定,还应通过努力争取材料进口该国的许可和优惠。此外,在合同签订时应列入调值条款。
人工费损失的防范应视当地劳务政策而定。如果政策允许劳务进口无限制,承包商则可自带劳务;若劳务进口限制,要求按一定比例雇佣当地劳动力,则所带本国劳动力尽可能是多面手,一人可承担多工种工作,从而减少本国和当地劳动力的数量,同时还可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压缩工期,也可在当地法律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延长工作时间,也是压缩人工费的方法。当然,若当地劳务工资比国内计算下来还便宜,采用当地劳务再采取上述相关措施是最好的防范措施。
工程款拖期支付可不作为重点防范,但在签订合同时,应列入工程款拖付的责任和处罚条款,还可以预备一部分应急费用或打入不可预见费来解决。
(4)除上述风险外,涉及实际价款的风险还有:汇率风险、工期风险、质量和安全风险、不可抗力的灾害风险。尤其是汇率风险更应加以重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直接关系到工程价格的含金量,若在工程建设期间美元贬值1%,就等于原工程价款缩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