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新建1 座大型铁矿 采选规模3.5×106t/a 服务年限25 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
拟新建1 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5×106t/a,服务年限25 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选矿厂、精矿输送管线、尾矿输送管线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废石场、尾矿库和充填站。采矿系统包括主立井、副立井、风井和采矿工业场地等设施,主立井参数为:井筒直径5.2m,井口标高31m,井底标高- 520m。
矿山开采范围5km2,开采深度- 210— - 44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立井开拓运输方案。采矿方法为空场嗣后充填。矿石经井下破碎,通过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矿仓,再由胶带运输机运送至选矿厂;废石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由电机车运输至废石场。
选矿厂位于主立井口西侧1km处,选矿工艺流程为“中碎+细碎+球磨+磁选”;选出的铁精矿浆通过精矿输送管线输送至15km外的钢铁厂;尾矿浆通过尾矿输送管线输送,85%送充填站,15%送尾矿库。精矿输送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均沿地表敷设,途经农田区,跨越A河(水环境功能为III类)。跨河管道的两侧各设自动控制阀,当发生管道泄漏时可自动关闭管道输送系统。
经浸出毒性鉴别和放射性检验,废石和尾矿属于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 6763—86)。
废石场位于副立井附近,总库容2×106m3,为简易堆放场,设有拦挡坝。施工期剥离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5.3km处,占地面积80hm2,堆高10m,总库容7.5×106m3,设有拦挡坝、溢流井、回水池。尾矿库溢流水送回选矿厂重复使用。尾矿库周边200—1 000 m范围内有4 个村庄,其中B 村位于南侧200m,C村位于北侧300m,D村位于北侧500m,E村位于东侧1000m。拟环保搬迁B村和C村。
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50mm。矿区地面标高22—40m,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矿区内分布有11个30—50 户规模的村庄。矿区第四系潜水层埋深1—10m;中下更新统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深70m左右,矿区内各村庄分布有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取水井,井深15m左右,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井。
【问题】
1.判断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2.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3.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
4.提出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5.给出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设置方案。